html模版共享單車調度員:撐起400億估值 卻為一個車位起爭執


品牌推廣就用這幾招,七月活動立減500-1000元

浙A-2T301於7月11日14時02分停在杭州市下城區東新路240號院蘇泊爾發展大廈的大門前。這輛福田AUMARK廂式貨車被緊急調配至此來清理 無序停放 的共享單車 小白 。

未待卡車熄火, 小白車 哈羅單車(Hellobike,以下統一為哈羅單車)的調度員易超打開車門從副駕駛位置跳下去, 就是這兒 。他朝著黃橙白三色交錯的地方瞄瞭一眼,需要拉走的小白大概有20輛。

時下盛行的共享單車在這裡不受歡迎。盡管它們毋庸置疑地給這裡的上班族提供瞭便利。門口一側的墻上貼著八個大字:共享單車禁止入內。

現在,門外的車也在等待清理。

一年間,各色共享單車從低碳環保的短途交通工具,迅速淪為擠占公共道路資源、增加城市負擔的罪魁禍首。據交通運輸部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5月,全國共享單車累計投放超過1000萬輛。有人預測,今年投放或達2000萬輛。

判斷投放數字是否合理的標準正變得微妙。因為,即便很多地方早已被單車塞得水泄不通,也有另一些地方翹首企盼它們的到來。車輛太多並不是它唯一的問題。大城市優先享受到瞭共享單車帶來的便利,也最先面臨如今的無序和混亂。

就像北上深等特大城市經歷的那樣,杭州也正處於共享單車和城市磨合的陣痛期。城市管理漸緊,單車企業也開始收斂。但即便如此,它們依然在為爭奪熱點區域費盡心機。對它們而言,占穩有利位置等於贏得這個熱點區域的勝利。

由此,調度員的工作雖基礎但尤為關鍵。

幾分鐘前,我和調度員易超一起坐上浙A-2T301的副駕駛(創業傢 i黑馬註:準乘3人)。杭州午後氣溫高達35度,車內溫度更甚,置身其中猶如身處桑拿室。司機張師傅盡可能地把車窗搖低。昨天暴雨突襲瞭這座城市,片刻拯救瞭這個高溫駕駛室。但今天我們沒有那麼走運。

這不是個容易的工作,尤其在這樣的天氣。

嗯。從7月開始天氣越來越熱。

我和易超你一句我一句地聊著。張師傅接過話茬, 更熱的還在後頭。 杭州從明天(創業傢 i黑馬註:7月12日)開始正式進入三伏天。要熬過這一年當中最為炎熱的時節,他們需要頂著烈日和高溫工作超320個小時。

談話間,易超遞給我一份報紙。上面報道瞭7月10日杭州城管委公開約談9傢共享單車企業的消息,小白車赫然在列。會上,執法部門跟單車企業一起商討 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亂停亂放的問題怎麼解? 易超沒有發表任何觀點。

在這個悶熱的聊天室裡,沒人談論什麼叫共享經濟,或較真共享經濟和互聯網租賃的區別。互聯網創業、投融資、商業模式這些名詞也統統都跟這輛貨車沒有關系。易超聊天之餘頻繁翻看手機 一部屏幕破損嚴重,看上去用瞭不少年頭的手機,所有的任務都通過它下達。

行駛在路上的浙A-2T301外表跟其它杭州城市快運車輛看不出任何區別。白色車身稍顯陳舊,車廂上印瞭個卡通松鼠,通常而言這樣的貨車運輸的不是食品就是傢具。現在它卻跟共享單車產生瞭直接的關系。

城市快運司機張師傅也因此共事其中。平時除瞭開車之外,他也會幫隨車的調度員裝卸自行車。目前,哈羅單車在下城區隻有5個調度員和3輛車, 人手緊缺 。3輛車分三個時段運行,保證 每時每刻都有車處於工作狀態 。浙A-2T301每天從早上9點出發到下午5點結束,張師傅下班。而包括易超在內的5個調度員配合3輛車工作,強度可想而知。

張師傅再次確認瞭一次目的地。易超告訴他:蘇泊爾發展大廈。

車拐上瞭東新路。

易超很快進入瞭工作狀態。他掏出手機,攝像頭對著小白車身上的二維碼一輛輛掃過去,車鎖也 滴滴 地打開。司機張師傅下車,打開廂門。 最多裝52輛。

三人協作(一人聚攏自行車,一人裝車,司機擺放),核心任務是將零散車輛重新集中並投放到熱點區域,每輛卡車日均調度150到200輛單車。這些熱點包括地鐵站、商圈、學校、醫院,和人流密集的街道等。

黃金位置自然是兵傢必爭之地。企業為搶占熱點有時無所不用其極,競爭對手之間摩擦不斷。易超回憶,哈羅單車在杭州是最早做夜間投放的。 晚上人少,沒有保安,也沒有城管,一個晚上能占很多熱點。 後來,夜間投放跟風而起。

哈羅單車的戰略是 我們先投,讓別人沒地可投。 搶熱點就像搶座,比拼的是勤奮。易超自認,在杭州,哈羅單車調度部門的勤奮程度在所有對手之上。7月11日,哈羅單車下城區小區長文魯接受創業傢 i黑馬采訪,說出瞭同樣的感受: 摩拜基層人員的負責人昨天邀請我打王者榮耀,我問你怎麼那麼閑呢,我天天累得要死。

在搶熱點的問題上,各傢矛盾越來越大。但基層人員表面上仍很和諧。 我們會點頭致意。 易超說, 要是你不理他,他就不理你。 投放中最常見出現的問題是, 你把位置占好瞭,(等)他們的車來瞭,把你們的車子全部圈在裡面。

當然,表面的和諧掩不住暗流湧動。某一線共享單車的離職調度員曾向創業傢 i黑馬爆料,公司領導曾故意要求他把競爭對手的車扔到路中央。

小藍單車創始人李剛也向創業傢 i黑馬透露,曾遭遇惡性競爭。小藍單車在某地鐵站旁的十幾輛自行車,被丟到瞭墻角,而原來位置被擺上瞭另一傢的單車。5天後,同一個地方,丟車一幕再次上演。李剛查看監控發現,兩次都是同一人所為,而該人身著某友商的馬甲。

此外,除瞭友商競爭的問題,易超還要應付城管。城管部門創建瞭專門的微信群,由他們直接向共享單車企業人員反饋堆積、違停、違投等問題,企業應急小組需要迅速做出響應。對於像易超一樣的調度員而言,城管的一句 某某地方及時清理 很可能就會讓他們加班數小時。

各種突發狀況讓加班成為常事。跟隨采訪當天的下午5點,我們將約50輛小白投放在1號線閘弄口站的D出口。司機張師傅正打算收車下班,易超接到應急電話,被告知浙江電視臺的記者正在實地調查采訪市城管委新規的落實情況。

該規定要求地鐵口周邊50米不得投放共享單車。電話那頭傳來急促的聲音,要求我們將剛剛投在閘弄口的小白車立即回裝。 數量一定要比摩拜和ofo少,輿論問題讓它們頂在最前面。 對方指示道。

加班到幾點? 創業傢 i黑馬問。

可能要到七八點。 易超說。這額外3至4個小時的加班補助隻有30元。

1993年出生的易超做調度員剛滿三個月,整個人已大變樣。皮膚曬得黝黑,體重驟減。在地鐵2號線沈塘橋附近的一個小餐館,易超極力給我還原三個月前,自己剛到杭州時的樣子:140多斤,皮膚較白,跟現在判若兩人。

風吹日曬、高負荷的體力勞動改變瞭他的外貌。

易超本科畢業,在同區5個調度員中學歷最高。畢業後,他在老傢湖北武漢做過二手車交易平臺的業務員,天天發傳單,跑汽修廠、到汽車公司做業務。後來基於興趣還報班學瞭java編程。但最終因技術不精,與這個 曾經的夢想 失之交臂。

初來杭州,他迫於經濟壓力在網上尋找台中商標權申請兼職工作, 當時真的缺錢 。哈羅單車日結140-160元的工作吸引瞭他。他前往面試,對方基本沒提要求, 能吃苦就能幹。

易超到哈羅後輾轉多個崗位,稱自己 每個環節都幹過 。最早從夜間投放做起,後來維修故障車,然後又做瞭調度員 這個職位幾乎不需要任何培訓,老人帶新人,直接上崗。

他覺得自己趕上瞭哈羅單車在杭州的野蠻生長期。 以前完全按照績效來,你幹的時間長一點,一天拿三四百元都有可能。 現在公司慢慢走上正軌,他的日薪穩定在160-170元。

易超的搭檔叫孫思甜。孫當過5年兵,比易大一歲。退伍後,孫回到山東老傢打算開個小飯館,但文化水平不高,自己也沒有做飯的手藝,生意最終沒有做成。他曾一人去北京闖,找到一傢酒店幫忙看後門,月薪2000元。但入不敷出,一個多月後又折返回老傢。

孫思甜最初來杭州是為瞭投奔戰友,不料戰友很快就離開瞭杭州。他決定自己留下來,也是在網上看到瞭哈羅單車的招聘信息,前來就職。現在他在此工作剛滿一個月,月薪加績台中商標註冊效收入超5000元,這個待遇符合他的預期, 能接受 。

哈羅單車的下城區小區長文魯直言不諱,單車調度員的工作辛苦程度不輸外賣員,但收入卻遠遠不如。有次他跟同事一起在外吃飯,聽旁邊幾個外賣騎士說自己月掙8000-15000元。幾個人都感覺受到瞭刺激,自我調侃, 這個地方以後我們不能來吃飯瞭。

某種程度上,單車調度員和外賣騎士工作性質相似。他們都是沖在一線的底層員工,賺的是辛苦錢。易超贊同這兩種職業在收入上存在差距,但他認為送外賣完全是為瞭錢,並不是一個值得長期堅持的職業, 可能幹瞭一段時間,你還是一個送外賣的 。

兩者相比,他依然喜歡現在的職業,盡管他並不確定接下來在哈羅單車能得到怎樣的發展。隨著交談漸深,這種不確定性明確地顯露瞭出來。事實上,每天搬運自行車沒給他帶來任何成就感。他能夠堅持3個多月的原因更多在於,不希望辜負團隊的信任。 他們說以後可能會升職,後來就是不好意思走瞭。

他對自己的期待同樣不夠明確。 Java說不定以後還會撿起來,這個不幹瞭,可能去幹那個。

與易超相比,孫思甜更現實。他認為無論做什麼工作 反正都是為瞭賺錢。

迄今為止,下城區某位領導的話一直縈繞在易超心頭。那是在一次全員大會上,該領導為鼓勵員工所描繪的一幅藍圖。 隻要做得好,公司上市後,你就有員工股。你就是百萬富翁,像阿裡人一樣。

易超並不確定這句話的真實性有多高。但他相信很多人 確實是為瞭這個條件留下台中商標註冊代辦來 。他自己也對這個許諾抱有美好的期待。

隻是,入職3個月的易超依然處於公司的考察階段。沒有五險一金,每月領5000-6000元的薪水。他和這個前途未明的行業一樣,尚未真正 轉正 。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rrow
arrow

    rfx153l9t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