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藝術基金資助劇目展演(上海)”將在滬舉行

人民網上海8月15日電 (記者 曹玲娟)2017年9月1日至11月2日,“春華秋實—國傢藝術基金資助劇目展演(上海)”將在上海舉行。17臺劇目將在兩個月時間裡分別在上海美琪大戲院、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逸夫舞臺、藝海劇院、大寧劇院、城市劇院、上戲實驗劇院、上海保利大劇院等8個劇場舉行,共計演出34場。

據悉,“春華秋實—國傢藝術基金資助劇目展演(上海)”是國傢藝術基金2017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由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主辦,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上海對外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辦,上海藝動天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並獲得瞭上海廣播電視臺藝術人文發展基金會的大力支持。

此次來滬參加展演的17臺劇目多數參加過國內外重大、重要演出活動,其中有10部作品是第一次來上海演出。展演劇目類型之多、題材之廣,可謂十分難得。參演劇目包含瞭音樂、戲曲、舞劇、話劇等各種藝術種類。其中既有各類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也有汲取傳統民族文化創作改編作品,更有各種謳歌時代精神和革命精神的主旋律佳作。



舞劇《台中商標申請流程青衣》

展演的開幕演出是陸軍政治工作部文工台中註冊商標流程團演出的跨界融合作品《西柏坡.人間正道是滄桑》。作品著眼於現代軍事題材,觀照西柏坡精神的當代價值,彰顯瞭共產黨人堅定信仰和執政理念,作品綜合運用合唱、重唱、領唱、對唱和戲劇講述等藝術樣式。舞臺上一幅幅生動凝練的民俗畫卷,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歷史瞬間,一組組親切鮮活的人物形象,凝聚成這部作品的形態與氣象。作為此次展演中唯一的一部音樂劇,廣西歌舞劇院的民族音樂劇《山歌好比春江水》也將在展演開幕期間唱響上海城市劇院。《山歌好比春江水》以展現劉三姐大愛精神為主線,演繹瞭一段表現當代壯鄉生活的動人故事、是一部充滿少數民族風情的本土原創音樂劇。

戲曲類展演作品中,有體現藝術傳承的經典傳統劇目。諸如昆劇《十五貫》,集結浙滬蘇三地五代昆劇傳人聯袂上演這出昆劇代表名作;福建省漳州市歌仔戲傳承保護中心帶來的薌劇在閩南和東南亞地區極為盛行,但在上海也是難得一見的稀有劇種,薌劇《保嬰記》是劇團精心打磨10餘年的新經典。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也是一大亮點。湖南省湘劇院的湘劇《月亮粑粑》根據真實人物原型創作,截取三個不同時期的歷史片段,講訴瞭一個山村教師秦雅雲在一個叫黃荊樹的貧困小山村,30年堅守與奉獻的動人故事。四川省川劇院研究院的川劇《塵埃落定》、張傢港錫劇藝術中心的錫劇《三三》則不約而同用舞臺藝術表現經典文本,將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重要作傢的重要作品,以不同形式進行全新的演繹。

參加展演的幾部舞劇大多兼具瞭民族氣質和現代審美,芭蕾、民族、現代這些不同的舞蹈語匯,在本次展演的舞劇類作品的舞臺上展現各自的精彩。其中,廣東省歌舞劇院大型原創舞劇《沙灣往事》曾獲得第十五屆文華大獎。同樣獲得瞭第十五屆文華大獎的遼寧芭蕾舞團的芭蕾舞劇《八女投江》通過唯美的芭蕾來演繹人們耳熟能詳的革命故事,給觀眾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和震撼。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的民族舞劇《昭君》氣勢恢宏,充滿民族特色,展現瞭昭君這一歷史人物一步步的人生選擇和心路歷程。四川省歌舞劇院的舞劇《傢》改編自巴金同名小說改編,北京亞彬舞影工作室的舞劇《青衣》改編自畢飛宇的同名小說。湖南省歌舞劇院的舞劇《桃花源記》以田園詩人陶淵明彈奏無弦琴開篇,表台灣申請商標達瞭中國人從古至今渴望美好、向往和平的價值觀念。

參加本次展演的四部戲劇類作品表現瞭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故事,各具特色。包括武漢人民藝術劇院的話劇《董必武》、安徽省話劇院的話劇《徽商傳奇》、蘇州滑稽劇團的現代滑稽戲《探親公寓》、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帶來的兒童劇《特殊作業》等。

國傢藝術基金自2013年成立以來,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在其資助下,全國文藝院團創作瞭大量具有思想性、藝術性,貼近生活、內容豐富、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文藝作品。為集中展示國傢藝術基金成立以來的資助成果,2017年9月起,春華秋實——國傢藝術基金資助劇目展演將在上海和北京兩地相繼舉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演為落實文化惠民政策,讓好劇目有機會真正走近觀眾,所有演出的整體平均票價不高於200元,同時還將增加100元以下公益票的投放比例。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rfx153l9t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